風味集錦→廣體人的春節這樣過!

廣州體育學院
2022/2/11
《疫去不返,共度幸“虎”年》
廣東·韶關武術學院楊茂林
2022新年快樂
HAPPY NEW YEAR
轉眼間就到大年初六
春節假期接近尾聲,“打工人”模式即將開啟
抓緊春節的小尾巴,跟隨小編的腳步
我們一起“云游四!
用美味喚醒年味
回顧廣體人的春節精彩瞬間!
西安
過年,對于西安人來說是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點,通常需要全家出動,選擇一個東南西北通透的十字路口去燒香祭祖,這講究的是一個家族傳承。除此之外,在西安這樣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過新年,不僅要穿新衣,更要穿“舊服”。因此在新年期間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年齡段的人,穿著中國古代經典的華服漫步在街頭。那一刻,仿佛長安城穿越千年的風光就在眼前。值得一提的是,每年春節晚會上零點的鐘聲,就是來自西安碑林博物館一架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景云鐘。在飲食方面,關中地區的人們更喜歡以面食為主。每在過新年的時候呢,家家戶戶都會去做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。西安的新年更像是一場古今對話:我們可以在大唐芙蓉園看著華燈初上的美麗景象,又可以佇立在城墻之上,看著整個長安城的棋盤式布局,也可以在大唐不夜城感受著在人世間最珍貴的煙火氣息。
陜西·西安體育傳媒學院常家豪
湖北
在春節期間,在湖北的大部分人家里都會有春臺,這是用來供奉祖先的,而紅雞蛋、米飯、豆腐、和不去鱗的鯉魚是湖北人供奉祖先必不可少的東西。逢年過節還有許許多多的炸物,比如翻角、豆棍、藕夾、滑肉、豆腐丸子等等。
湖北·孝感體育傳媒學院鐘芳宇
運動與健康學院何苗
甘肅
甘肅人的春節往往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。臘八節要吃馓飯,一碗飯下去,就要準備過年了。臘月二十三送灶神,做灶餅,灶餅要做成甜甜的糖餡兒,這樣灶王爺的嘴巴就像抹了蜜一般,上天說的全是好話。臘月二十三以后就要忙碌起來了,打掃家里家外那是必須的,要做得干干凈凈、整整齊齊的,好迎接新年的到來。當然讓大家歡喜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吃的:扣碗——糟肉肘子、八寶飯那一定要扣上十碗八碗的,這是迎接客人的硬菜,還要炸油果,炸麻花,幾乎每做一樣都需要耗費一天的時間。到了除夕這天,和全國其他很多地方一樣,貼窗花、對聯,還有福字。很多家庭還要全家人一起給去世的家人掃墓、祭奠。
甘肅·岷縣體育傳媒學院劉寬
福建
福建過年有貼年紅、放甘蔗、吃隔年飯、迎神的習俗,春節期間福建人會家中的院落、廚房、臥室等地方貼上年紅,寓意新年紅紅火火,而農村地區則會在房門兩邊放上連根的甘蔗,有著“漸入佳境”的含義。除夕夜當天吃完晚飯后,一家人要圍坐在爐火旁,觀看春晚、閑聊,等待新年的到來,而且在新年到來后,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,祝愿孩子們新的一年平安健康。
福建·莆田體育教育學院林泉
遼寧
遼寧滿族人居多,滿族的春節和漢人差不多。滿族春節古稱“元旦”,滿語稱“阿涅業能業”,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。滿族春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----薩其瑪,張貼對聯、窗花、掛箋、福字、戴荷包。除夕下午和大年初一上午祭祖、祭天。除夕要接神,接神后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,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,這是吸收漢族風俗的結果,門神約分為“將軍門神”“福祿門神”“判子門神”“娃娃門神”等。
遼寧·沈陽體育藝術學院楊欽茹
黑龍江
一切辭舊迎新、祈福迎祥的慶典幾乎都集中在春節舉行。全家都要換上新裝,首先一起祭祖,焚香秉燭、廣陳供品,依尊卑長幼,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,表示辭歲;隨后,舉行家宴,長輩們坐了上首,晚輩們團團而坐,取“闔第團圓”之意。餐桌飯果必要豐富,讓人有充實感,預示來年豐衣足食,事業興旺。新年,全家會吃一頓素餡餃子,謂之“五更餃子”“團圓餃子”。在百十個餃子里,只有一個放有硬幣,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,祝一年諸事順遂。而春節必做的事情應該是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,看春晚,到了晚上一起包餃子、吃餃子,貼春聯,串門給小朋友壓歲錢。
黑龍江·大慶體育藝術學院彭雪
海南
海南的除夕夜,多數人家都會在室內點燈,家室有燈,夜以繼日,一連數天直至天亮才罷;在農村,大年初一上香奉公,家家戶戶燃放鞭炮,炮紙遍地鋪紅,海南春節有大年初一不掃地的習俗,拜神、吃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、齋菜煲是春節必須要做的事。海南人民比較熱情好客,村里的人會一起做飯。
海南·文昌體育藝術學院吳語萱
重慶
在重慶的春節,最有標志性的食物就是炕臘肉和灌湯腸。每當中國的農歷新年到來,川渝地區田間地頭的清明菜已經開花,頂端黃色的小花甚是可愛,此時正是清明菜最鮮嫩的時節,不少市民朋友都忍不住采摘一些帶回家制成川渝地區特色的美食——清明粑粑。
而舞龍是重慶過年必不可少的過年活動,舞龍有彩龍、火龍、水龍、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。每種風格不同,別具特色!
重慶·大足體育藝術學院 唐小佳
賞臘梅——重慶人喜歡春節在家里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,其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。從臘月開始,不論你到花市還是在普通街道,到處都能看到來自近郊的農民身背背籠,里面裝滿含苞待放的臘梅花。
腌臘肉、灌香腸——每逢冬臘月,即“小雪”至“立春”前,家家戶戶殺豬宰羊,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,其余用食鹽,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、大茴、八角、桂皮、丁香等香料,腌入缸中。七到十五天后,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,滴干水,選用柏樹枝、甘蔗皮、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,然后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。
趕場——過年前,重慶人都會扎堆年貨市場,買一大堆年貨,準備過年親戚朋友來自家拜年的時候,作為款待客人的東西。在市場上,鄉親們見了面都互相拜早年,相互送新年祝福。
重慶·銅梁體育藝術學院楊鐿潼
重慶·墊江 休閑體育與管理學院黃圣植
山東
過年大家要一起看花燈,除夕夜晚上一起包水餃,吃各種各樣的家鄉菜。到了初一去奶奶拜年,奶奶會給我吃很多很多渣的糕,甜甜的里面還有紅棗。初二去姥姥家,姥姥家有非常正宗的博山酥鍋,里面有海帶、藕、肉、魚等各種各樣的食材,酸酸的很香很好吃!
山東·淄博 體育藝術學院蔡子涵
山東·濱州 體育藝術學院李澤萱
河北
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。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,待到半夜子時吃。而子時是農歷正月初一的開始,吃餃子取“更歲交子”之意,“子”為“子時”,交與“餃”諧音,有“喜慶團圓”和“吉祥如意”的意思。
河北·石家莊體育藝術學院盛澤城
貼福字貼春聯,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倒過來貼寓意著福到了,大年三十晚守歲,拿壓歲錢,吃團圓飯。
河北·邯鄲體育藝術學院張錦達
四川
老成都有一種民俗叫“游喜神方”,在這一天老百姓會游歷到喜神所在的方位祈福,祈求一年平安吉祥如意。平時人們游喜神方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武侯祠,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。廟會既是宗教儀式,又是集市。變臉、吐火、滾燈、手影戲、木偶戲等川劇絕活,皮影、泥塑、糖人、糖畫、剪紙等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。
四川·成都體育藝術學院胡雅晴
四川·巴中體育藝術學院岳明峰
廣西
廣西少數民族很多,這里的春節習俗很有趣,舞春牛、打扁擔、舞雞、舞春牛,少數民族家里多以年初號的年夜飯為重要活動,在除夕也會祭祖。
廣西·貴港體育藝術學院陳敏麗
廣東
年味兒是一家人團團圓圓、其樂融融。開油鍋是廣東人過年的傳統習俗,一般會炸蛋散、油角等,寓意來年能出眾,又寓意“炸喜炸喜”,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喜事多多。除此之外還有貼福字、掃塵等。
廣東·韶關武術學院楊茂林
廣州市民的春節是溫情脈脈、喜樂祥和的,逛花市、買年花、貼春聯等習俗并不少,但是并不喧囂,反而有一種樸實淡定、富足悠閑之氣。
廣東·廣州體育傳媒學院潘晴
“總要來趟潮州吧!边@里有韓祠橡木的歷史遺存,有精美絕倫的潮繡潮瓷,有潮味雋永的千年文脈。年味漸濃,行走在廣濟城墻上,你可以看到以“千年古韻,大美潮州”為主題的花燈,在牌坊街,家家戶戶也紛紛做起了鼠殼粿、紅桃粿等吃食。穿越古今,行走在潮州古城,不僅能與文化遺產相遇重逢,也能在古香古色中感知新的韻味。歡迎大家來體驗潮汕年味!
廣東·潮州體育教育學院陳琳
粿,品種繁多,美味爽口走進潮汕人家中,融入四季時節里,做粿這項技能,可以說是潮汕人的天賦。在潮汕,逢節必有粿,蘊含著濃厚的地方特點。
廣東·揭陽體育傳媒學院吳博斌
廣東·揭陽體育藝術學院黃梓杰
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有武術之鄉的稱號,春節的習俗自然少不了武術跟龍獅,年近歲末各村都不約而同響起了鑼鼓聲,全村男女老少聚集一起都把獅子跟龍都操練起來!
廣東·肇慶武術學院盧榆婷
伴隨著新春的到來,汕頭的農村也迎來農忙。姜薯是我們村的特產,它帶給我們的快樂大概就是大家圍在一起剝姜薯皮,說說笑笑。年夜飯,很平常,很簡單,潮汕人家沒有吃牛肉火鍋,只是大家齊聚一堂,吃著屬于家的美食,用簡樸喚起年味。
廣東·汕頭體育傳媒學院林苗
做籺是茂名一帶的春節習俗之一,主要有壽桃籺、田艾籺、菜包籺、大籺(年糕)等等,一般在過春節之前完成制作,作為貢品用以拜神迎新年,籺的餡料豐富多樣,咸味主要有綠豆、花生、芝麻、蝦仁、咸肉等,甜味主要有木瓜絲、芝麻、花生、毛艾、椰絲、瓜糖等。
廣東·茂名體育傳媒學院陳彩怡
千年客邑-寶地興寧,興寧過春節注重的是禮與情,所以往往在臘月二十五左右,一大家子人就開始做豆腐,包“角仔”,炸金丸子炸腐皮卷,然后帶著美食去親戚家拜早年,意味著來年興旺,安寧,更意味著興寧人的禮和情。
廣東·興寧體育教育學院潘其浩
作為身在韶關的汕頭人,過年自然少不了祭祀、自己做湯圓等習俗,春節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一頓豐富的年夜飯!
廣東·韶關體育傳媒學院張銘茵
廣東·韶關體育藝術學院鄧明慧
在過新年當中,陽春有許多富有個性的習俗——那就是燒炮仗、戴“扣頸”、煮湯圓、行大運、去村、掛燈慶燈。陽春打炮仗最好玩,火花溫暖迎新年。
廣東·陽春體育傳媒學院李奕怡
跨越大江南北,匯聚九州風味 新的一年,我們把祝福和希望凝結在一起祝廣體人,秉持熱愛踏萬千星河而來,攜春風共赴山海!
恭
賀
新
禧
《虎年新春來賀歲,策馬揚鞭激風帆》廣東·佛山武術學院陳穎俊
-GZSU-
圖文丨征文投稿 廣體記者站林苗邱滴欣王華惠
視頻丨武術學院陳穎俊楊茂林
編輯丨廣體記者站朱婷婷
初審丨李漩
復審丨黃小熳
審定發布丨張育方
往
期
精
彩
倒計時1天,北京冬奧知識“漲”起來,一起向未來!
新春伊始 | 副校長張育方一行慰問春節期間在崗值守教職工
迎新送故| 細數二十四節氣陪你走過的廣體四季